近日,在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指导下,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推出《澄清谬误、传递真相》系列辟谣访谈,邀请健康、医疗、经济、科技、传媒等行业专家,对常见谣言进行分析,内容涵盖多类社会民生热点话题,帮助广大网民朋友提升识谣辨谣能力、提高网络媒介素养。
本系列第四期访谈——《新媒体平台网络谣言传播特性分析》,针对新闻传媒领域常见网络谣言,邀请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新闻系主任、财经新闻研究所所长、教授、硕士生导师谭云明,就新媒体平台谣言特称与传播规律、网络谣言防控等问题,提供专业解答。
精彩观点
新媒体平台中常见的网络谣言有哪些特征?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来看,导致网络谣言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?
新媒体平台网络谣言通常以容易引起情感共鸣的内容为主,依托平台的社交属性在短时间内传播给大量用户
从新闻学的角度来看,导致网络谣言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多方面的,可以从个人和媒体两个层面来分析。从个人层面来看,网络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可能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,或为了获取社会认同、情感满足等需求来制造谣言。从媒体层面来看,一是新媒体平台的技术特性,如信息的即时性、互动性、多样性等;二是新媒体平台的管理特性,如信息的碎片化、个性化等。这些特性为网络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渠道。
您能否举一些典型案例来分析、说明当下新媒体平台上网络谣言传播的特征和规律?
以典型的摆拍类网络谣言案例来说,可以在传播的主体、内容、渠道方面发现共性特征和规律
首先,从网络谣言传播主体来说,在摆拍类案例中,网络谣言的制造者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收入,故意制造了一场虚假的冲突事件,利用公众的同情和愤慨来吸引关注;网络谣言的传播者是一些媒体账号和普通用户,他们为了迎合社会热点或发泄自身情绪,不加甄别和核实就转发、评论了这个视频,造成了舆情的扩散和放大。
第二,从传播内容来分析,与社会热点相关或是与个人利益相关的虚假信息,通常更容易引起传播。比如一些涉及到性别、权利等敏感话题的谣言,容易激发公众的同情和愤怒,相应地,也容易引起公众的讨论和关注。
第三,在这类案例中,网络谣言的传播渠道主要是新媒体平台等非官方渠道,这些渠道具有较强的互动性,更容易吸引公众的参与,但也缺乏有效的审核,从而导致网络谣言的迅速传播和扩散。
应从增强媒介传播意识、提高媒介使用技能、了解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拓展文化视野等方面入手
具体来说:一是多观察和分析网络信息的运作机制和传播规律,了解新媒体消息的生产过程、传播模式、受众分布等。二是多思考媒介所传播消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,遇到无法判断真假的消息,要检查信息的来源、证据、逻辑等方面,避免出现盲目相信或盲目拒绝的情况,从而逐渐建立起正确的观点和立场。三是学习使用各种工具和平台,有效地获取、分析各种网络信息。四是更多地接触和了解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网络信息,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差异性和多元性。
新媒体平台应该如何有效地规范用户所发内容,以防范或减少网络谣言的产生和传播?
建立健全内容审核机制,加强内容质量管理,增强内容来源管理,建立完整的内容反馈机制
第一,建立健全内���审核机制,也就是对用户发布的信息进行及时、准确、全面的审核,对涉嫌造谣传谣的信息进行及时删除,对造谣、传谣者采取警告、封号、举报等措施。
第二、加强内容质量管理,主要是引导用户发布有价值、有意义、有质量的信息,培养用户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。
第三,是要增强内容来源管理,具体来说就是优先推荐权威、可信、正规的信息来源,同时降低不明、可疑、非法来源信息的曝光度。
第四,我认为还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内容反馈机制,鼓励用户积极参与网络谣言的监督和举报,畅通投诉举报渠道,及时受理、处理、反馈用户的意见和建议。
除了各大新媒体平台,政府部门、专业机构、广大网民都是网络辟谣工作的重要参与者
政府部门可以更加明确网络谣言的定义以及认定、处罚等的标准和程序,严格对网络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依法追究责任。同时,及时回应社会关切,消除信息不对称,提高公众的信任度我认为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。其次,专业机构应该发挥自身优势,提供客观、公正、理性的辟谣和解读,为公众提供可靠的信息参考和指导。最后,广大网民作为网络信息传播活动的参与者,应注意对网络信息进行理性的选择和评价,不轻信、不传播、不跟风网络谣言,对发现的谣言及时进行举报和反驳。